近日,省國資委組織召開的“四川省國資系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優秀案例成果發布會”傳來喜訊,由集團自主策劃制作的《筑跡》紀錄片從全省97個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四川省國資系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十大最佳案例成果,為集團捧回2022年的第一份榮譽。


▲《筑跡》榮獲四川省國資系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十大最佳案例成果
《筑跡》有別于其他獲獎作品的是,全片展現的時間縱向最深,涉及的工程體量最大,覆蓋的地域最廣,關聯的人物群像最為豐富。《筑跡》先后跨越6省21座地級市,南北向橫跨整個中國,行程近17000公里,采訪101人,足跡遍布長春、齊齊哈爾、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廣州、重慶、成都、德陽、綿陽、攀枝花、西昌、宜賓、瀘州、自貢、南充、九寨、康定、稻城、會東、色達、石渠等地,其中單邊最遠距離達3462公里,海拔最高處為4764米,完成實地取景拍攝項目113個。《筑跡》以華西獨有的善建氣質、天下情懷,在“十大最佳案例成果清單”中獨樹一幟。

▲十大最佳案例成果清單
據悉,《筑跡》是集團成立以來,首次以影像方式呈現的大型建筑人文紀錄片,由集團黨委審批立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斌關心指導,集團宣傳中心全程執行。全片以“講好華西故事、講好華西藍圖”為敘事邏輯,以培育壯大“中國華西”品牌為目標,聚焦集團成立以來修建的100項標志性建筑以及建筑背后的工匠精神,全景展現不同時代下的華西人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的歷史畫卷。自2021年5月20日正式開機以來,《筑跡》便以“三日一建筑”的更新速度,在行業內外持續發布,圈粉無數,成為華西跨越發展路徑上鏈接不同合作場景的重要接口,為集團成功拿下多個項目牽線“做媒”,總造價5.6億元的廈門建潘集團金牌西部物聯網智造基地、總造價9.34億元的中北電力(廣州)5G新基建通信工程項目等兩個超大項目,便是《筑跡》釋放的首輪紅利,合作方以《筑跡》為窗口進一步建立建強對“善建”文化的認同度,進一步筑實筑牢對“中國華西”品牌的認可度。
“偉大的華西集團!善建者華西,我們為你驕傲!”
“作為華西人,自豪!”
“善建者華西是中國建筑的棟梁!”
“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華西太厲害了!不愧為建筑領域內一支‘南征北戰的鐵軍’!”
……類似的評論和留言在《筑跡》的后臺上比比皆是,一條條評論感人至深,一句句感慨振奮人心。17000公里的行程,40T的實拍素材,擺在案頭,既是一組數字,更是蘊含了華西人“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堅定信念。

▲《筑跡》系列視頻精選評論
“此生入華西,無悔建天下!能夠參與到《筑跡》的拍攝與制作過程,我作為新一代的華西人來說,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自豪。雖然整個拍攝過程充滿了許多挑戰與困難,但是今天能夠拿到這樣一份榮譽,我十分有成就感。我相信,《筑跡》在未來一定會成為集團一張對外展示的全新名片,也一定會激勵更多華西人不斷奮斗、不斷拼搏、不斷進取!”作為參加此次《筑跡》創作的團隊成員在得到獎項后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