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大會戰”以來,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鋰電科技學院項目施工現場呈現一片熱火朝天景象。這繁忙景象背后的建設難度超乎預期,工期異常緊迫,現場土質淤泥多且情況復雜,地基基礎處理難度大,嚴重制約施工進度。同時,設計溝通需要多方單位協作,持續的高溫紅色預警以及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也“火上澆油”。
作為華西十二公司首個投融建、首個在遂寧地區的項目,華西善建者們與時間賽跑,以脫皮掉肉“拼命三郎”的精神,打響了一場與技術革新、工序穿插、材料周轉、組織管理較量的硬仗。截至目前,食堂已結構封頂,綜合教學樓、實訓1#樓及學生宿舍2#樓、學術交流中心也封頂在即,比本就極度緊張的工期還提前了5天。

深夜,項目指揮部閃爍的燈光里,有一盞是技術負責人林澤東的。80后的他已經熬出了許多白發,“施工難度如此大,方案若不優化,現場將舉步維艱”。他伏在桌上,頂著發白的臉色、豆大的汗珠,承受著膽結石帶來的折磨,倔強地堅持著,直到兩周后的一天傍晚,忍受不了劇烈疼痛的他才由同事緊急送回成都手術治療。臥病期間,他仍牽掛著施工方案,將問題一個個羅列,困難一個個突破,方案一個個完善。4天后,他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戰斗。

盛暑酷熱,“鐵人”李靖銘像往常一樣,頂著40℃的高溫,巡查項目現場。突然他眼前一黑,趕緊扶住護欄想要穩住身體,身邊的同事發現他可能是中暑了,立即將他送至醫院治療。第二天,這個大高個又按時出現在了施工現場。

有著“獵鷹眼睛”的安全總監高熙濤,天微亮,你就可以看見戴著紅徽標的他在施工現場巡查,守護施工安全。黝黑的皮膚、結實的肌肉記錄著他每天行走30000步的平凡故事。

“濤濤,通知木匠下車,木方到了”“徐鋒,再去現場給工人加把勁,一定要確保完成今天的施工!”陳祈楠加入項目團隊不到半月,就已經熟悉了項目情況。每天與現場管理人員進行交流協作,確保二工區生產進度正常推進,“工作強度這么大,大家絲毫不懈怠,反而更加有沖勁!”

周進是2個女兒的父親,他的妻子是一名白衣天使。8月成都疫情嚴重,兩個孩子雙雙感染肺炎入院。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妻子要堅守在抗疫一線,而他也在建設中脫不開身,兩個孩子只有讓家里老人照看。周進每天都會與孩子視頻,牽掛著孩子的病情,視頻里,孩子揮著戴著留置針的小手,笑著說:“爸爸、媽媽加油!”
清晨6點,項目綜合管理部將采購的新鮮肉類和蔬菜瓜果帶回了食堂,“要照顧好大家,讓大家吃上可口的飯菜,吃得好吃得飽才有勁兒!”食堂廚師謝大姐如是說到,但她卻在持續高強度勞作下,左手手腕已經打不直了。

沖刺第四季度完成2億元的產值目標,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目前,項目正緊張進行基礎和主體結構施工,力保11月底完成主體施工,2023年達到教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