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體育館1984年7月開工,1985年12月建成,坐落于福田區(qū)筆架山下,建筑面積達21200平方米,場內(nèi)座次有6000余個,是當時亞洲最先進最大的一個體育館,也是80年代深圳的八大文化設(shè)施之一。
1985年12月22日,深圳體育館舉行開館典禮,6500個座位座無虛席。30多年來,深圳體育館作為一個多用途的現(xiàn)代化場館,不僅曾作為“特區(qū)十周年、二十周年慶祝大會”的主會場,而且接待過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以及省、市領(lǐng)導、群眾,以及舉辦過各種大型集會、體育競賽、文藝匯演。
當時八大文化設(shè)施的建設(shè)承載著深圳這座改革新城的厚望,任務重、工期緊、技術(shù)難度大以及施工環(huán)境較為惡劣是這個工程的特點。中國華西牢牢把握機遇,迎難而上,全力爭取,成為了深圳體育館項目工程承建商,并挑選了施工能力比較強的華西三公司來建造。體育館項目鋼結(jié)構(gòu)量大,僅屋蓋系統(tǒng)就達到8100平方米,凈重1500噸。控制好屋蓋水平上升成為了該項目的重難點,針對這個情況,中國華西選用了技術(shù)新,難度大的屋頂鋼網(wǎng)架整體頂升技術(shù),這項技術(shù)當時在世界上鮮有成功先例。
華西人自己專門設(shè)計一套方案:架拼接完成后開始進行體育館屋面施工,同時將屋頂?shù)脑O(shè)備安裝、裝修等工序一次成型,利用4個鋼柱支撐,用液壓千斤頂進行網(wǎng)架整體頂升,通過電子控制頂升水平度,在頂升過程中自動調(diào)節(jié)平衡,每天頂升一米多點,16天到位,總共頂升19米。
在最后提升過程中,有200多家單位來參觀和學習,包括德國、英國、法國以及香港的專家與學者,2000多人共同見證了頂升一刻。憑籍過硬的技術(shù)、頑強的作風與優(yōu)秀的團隊協(xié)作,深圳體育館于1985年年底全面竣工,如期交付,中國華西完成了這一項被譽為“不可能”的任務。
1987年,深圳體育館獲評全國第一批、深圳市第一座建筑工程魯班獎。從此,中國華西在深圳一舉打響了旗號。
此外,體育館項目還于1985年獲評“深圳市優(yōu)質(zhì)樣板工程”,于1986年12月1日,經(jīng)廣東建委組織檢查評比,以得分率最高被列為“全省樣板工程榜首”。
2016年8月22日,在中國華西34周年“企業(yè)日”活動中,中國華西向深圳博物館無償捐贈了深圳市第一座建筑工程魯班獎獎杯,以此作為深圳建市36周年紀念的獻禮,此事件成功寫入《深圳“36年36紀”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大事紀藍皮書》。
“善建”故事
一輛久經(jīng)沙場早該退役的“黃河”載了鍋碗瓢盆鋪籠罩被,在兩位駕駛員的輪番伺候下,哼哼唧唧,翻山越嶺,一路向南。連它也算上,固定資產(chǎn)原值二十萬元,流動資金五萬,一群老小,共計四十余人。
為了順利完成當時的深圳門面工程——深圳市體育館,這支華西“王牌”隊伍跨越千里向粵海進發(fā)。
好心的同行替華西公司捏把汗。
率領(lǐng)這支“大軍”入粵的,是四川省第三建筑公司副經(jīng)理劉天偉。
他騎著“高頭大馬”去拜訪深圳市有關(guān)部門各級領(lǐng)導。
載重八噸的大“黃河”載著他這一百多斤,轟隆隆一路上廢氣逼人噪音不絕于耳,居然躋身于一排排皇冠尼桑奔馳之間。見它來,大家都讓,不是因為恭敬而是怕這破爛粗笨的家伙掛壞了豪華臥車車身上的油漆。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確是誰也惹不起的“王牌”,連警察都不敢擋,以為它是給市政府拉貨的。
但是,劉天偉到了副市長辦公室,沒有讓他坐便叫他出來了。
劉天偉嘴角一動,臉上的線條全部“向上浮動一級”。他說:“不要緊,下次我再來?!?/span>
盡管劉天偉們很是艱苦奮斗,三塊石頭頂口鍋,三四十人擠在一間工棚里,解大小便還要“上山下鄉(xiāng)”, 但是依然不為人們所理解。
深圳市體育館是深圳市的“門面”,這樣重要的工程竟讓這樣的隊伍來修,誰也放心不下。甲方想毀約,遲遲不交圖紙,想拖。
劉天偉最害怕拖。翻開銀行存折,只剩兩萬元。他慌了。他跑到華西公司借了兩百萬元購置裝備物品,又到華西一公司找他的老同學、經(jīng)理張家富借了三十萬,以保證職工每月工資。
檢驗一支隊伍的本色最好是在這種時候。
如此困境如此被冷落竟無一人垂頭喪氣。
劉天偉扭住甲方不放,華西公司又出面交涉斡旋,甲方才勉強開口:好吧,先挖地下室的基礎(chǔ),干些土石方。并一再申明,這是出于人道主義。
劉天偉卻還興致勃勃地舉行開工典禮。
分管基建的副市長三請不到。他是絕對不能到場的。
到,就等于承認這支隊伍承建體育館的合法身份。不到,最后還可以使用否決權(quán)。而這批人偏又臉皮厚,硬是賴著不走。
只見那主席臺上,稀稀落落地坐了幾個人,而且多數(shù)還是本系統(tǒng)的;再看臺下,更是空空蕩蕩,一彪人馬列為兩個方陣,坐得雖然整齊端正,但卻像打麻將甩出的兩張九筒。照片上,他正在精神抖擻地講話。
副市長雖然未到場,但心卻牽掛著這里。因劉天偉那“橫?!碑吀傞_工了。將來弄得不好,他們可以卷起被蓋一走了之,責任卻在我們身上。他委實難以放心,于是“青衣小帽,微服出行”,悄悄到工地視察。
副市長來到工地一看,只見電線拉得筆直,臨時道路寬闊平坦,排水溝牢固端正。再看駐地,居然修了鋼欄桿大門,立了燈柱,圍墻上兩幅標語鮮艷奪目,一邊寫著“發(fā)揚拼搏精神為特區(qū)人民作貢獻”;一邊寫著“五講四美三熱愛建設(shè)文明工地”。好!有見地。再看那住房,一排排活動板房安排得有條不紊,整齊利索,間間房內(nèi)還裝了吊扇,房前還種植了樹木花草,那潔白高雅的玉蘭,仿佛有感于這欣然降臨的早春,有的竟已燦然開放……
副市長畢竟是搞基建的行家里手,一看就明白了。興沖沖歸去,對屬下的人說:“這支隊伍不可小看,是打過大仗打過硬仗的。僅看他們的暫設(shè)工程,在深圳就是首屈一指?!碑敿捶愿?,在劉天偉們的工地召開全市建筑施工單位文明工地現(xiàn)場會。
于是,圖紙送來了,幾乎裝了半汽車。
于是,款撥來了,第一次三百萬元。
后續(xù)部隊,陸續(xù)從四川趕來。
整個工地既熱氣騰騰又并然有序。
副市長陪市委書記梁湘到工地來視察。
梁湘微笑著,不住地點頭。
能到竹林下,自有春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