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的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填補了國內在超高層建設領域輕量化施工平臺的空白,在國內乃至世界上屬首創,具有很大的意義,應用前景十分廣泛”。2019年年初,在廣西南寧召開的模架科技成果鑒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可明、鄭皆連對華西集團主持研制的“華西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給予了高度評價。
華西的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亦即新一代空中智能造樓機,以機械作業、智能控制方式,實現高層住宅現澆鋼筋混凝土的工業化智能智造,是超高層建筑核心筒施工裝備技術的重大創新和突破,是國內首創建造技術,相比傳統的重型整體“造樓機”,更輕、更快、更綠色、更智能。
“華西牌”造樓機的橫空出世,離不開劉東及其團隊多年努力。
2016年,時任華西集團租賃分公司模架事業部總經理的劉東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南寧華潤中心模架提升項目負責人。按照業主要求,項目部必須在2個月內完成模架支撐系統的安裝工作。
南寧華潤項目是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的首次商業運用。當時,項目施工安裝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工期十分緊張,圖紙、材料供應、人員技能都面臨很大困難。
圖紙跟不上,劉東就同設計團隊通過電話反復溝通每一處細節;材料供應跟不上,劉東就帶領項目材料員兩天跑遍南寧及周邊縣市,確定八家供應商;人員技能跟不上,劉東就背著工具包蹲在現場,手把手培訓勞務班組……
45天!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成功安裝并投入使用,提前完成任務。劉東及其團隊第一次掌握了該平臺的安裝、運用。劉東深知,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劉東發誓,這套系統的知識產權必須完完全全掌握在華西人手中,絕不讓別人卡脖子!
當時,國內市場上的超高層施工平臺都是清一色的“重型”平臺,生產技術被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家廠商牢牢掌握在手里。如何破解系統核心技術難點?如何在超高層施工平臺市場奪得一席話語權?成了擺在劉東面前的兩座“大山”。
2018年,多卡集團正式同華西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協定將在超高層設備制造領域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劉東充分利用同多卡集團的合作機會,迅速開啟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的全系統研究。
從平臺安裝到研究平臺,困難更上一層樓?;A算法不知道,手上數據也沒底,實驗平臺更沒有。
困難如山,劉東移山。沒有可以借鑒的數據就自己算,沒有試驗平臺就自己想辦法建,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就不斷試驗。
劉東辦公室的書柜里,塞滿了上百本關于超高施工平臺的公開資料、規范手冊和上千份的技術圖紙。每一份資料、手冊和圖紙,都見證了劉東及其團隊數百個日夜的攻堅。
善建者,天不負。經過上百次的反復試驗,劉東團隊得到了極其重要的第一手數據,在“輕量化模塊式智能施工平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累計取得國際、國家實用新型等多項專利共計約40余項,確??罩性鞓菣C的每一項技術都牢牢掌握在華西人手中。
2020年11月11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西牌”造樓機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成功亮相,引起了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這一套系統,是國內市場上唯一的一套‘輕量化’超高層施工平臺,不僅僅在國內,在國際上都屬于首創?!痹诟呓粫F場,劉東滿帶自豪的向現場嘉賓講解到。
歷時4年,“華西牌”造樓機從無到有,已在深圳前海冠澤金融中心、西安環球貿易中心等多個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經濟效應十分可觀。
劉東團隊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華西牌”造樓機正在雄安新區貢獻華西力量,書寫善建傳奇。